2008-06-22

記《吹動大麥的風》


自從聽了這首音樂之後,一直很想看《吹動大麥的風》,

剛好這次台北電影節有這麼一部片子,說什麼也要去看的囉!

坐在電影院裡,眼前播放著愛爾蘭人民受英軍欺壓的一切,

腦海裡翻轉的卻是《傷痕二二八》,

看來,被殖民者的遭遇,世界各地都差不多。

很久之前看過這部片子的簡介,不太記得細節,

只記得最後兄弟因政治立場不同而槍殺對方。

電影大概演了一半,我以為最後支持愛爾蘭成為英國自治區的是弟弟,

畢竟,他原本是要到倫敦最高級的醫院去當醫生,

畢竟他原本是反對革命的,他認為愛爾蘭人民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可與英軍對抗。

當他在愛爾蘭民事法庭上堅持同樣是共和軍的哥哥必須遵守法院判決,

即便遵守判決的後果是,共和軍可能無法擁有足夠的兵器發起革命。

哥哥違反了判決,他想要革命,想要推翻英軍管制;

弟弟則是希望遵守判決,不能為了要獨立而破壞初萌芽的法治。

那一刻,我有點心虛,我明明希望臺灣建國,

可是我的心態卻和弟弟一樣...要法治的獨立,不是以暴制暴的獨立,

這樣是不是有點鄉愿呢...我應該要像哥哥那樣不惜一切爭取獨立的,不是嗎?

一直到愛爾蘭與英國簽署協議(電影畫面出現的應該是真實的歷史畫面),

協定英軍退出愛爾蘭,但愛爾蘭仍屬於英國,只是從殖民地變成自治區。

哥哥妥協了,甚至成為自由邦的掌權者,

當初不願參與革命的弟弟卻堅持愛爾蘭必須真正獨立,

他要的是一個完全自由民主的國家,而不是聽命於英國的「妥協的自由」。

這時,對於我的立場與弟弟相同,而不是哥哥,一點也不意外了。

後來接管英軍軍權的自由邦與原本的共和軍對打起來,

自己人殺自己人,雙方都很痛苦,

共和軍堅持要有自己的國家,自由邦則認為大家應該要滿足於得來不易的和平,

諷刺的畫面是,自由邦的人以英軍對待愛爾蘭人民的方式對待反抗妥協的愛爾蘭人。

影片尾聲,仍是共和軍的弟弟突襲自由邦軍營被逮捕,

自由邦的哥哥希望他召供同伴、軍火藏匿處以換取他原本應有的未來,

而曾經親手槍決告密者同伴的弟弟,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成為告密者。

弟弟在遺書中交代女友照顧哥哥,他猜想,哥哥的心已經死了,才會如此毫無人性。

黎明破曉時,哥哥下令槍決弟弟。哥哥痛哭的那一刻,我心裡打著問號:

值得嗎?為了表面的和平、一點點的權力和仰人(英國)鼻息的日子而槍殺親弟弟,值得嗎?

身旁此起彼落的啜泣聲,很哀傷吧...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反思臺灣的處境......

【後記】Part I

愛爾蘭最後在1937年通過公民公投產生新的憲法,改名為愛爾蘭共和國,

在1938終於真正脫離了英國聯邦;而北愛爾蘭仍隸屬大英國協自治區。

愛爾蘭90年代仍為北愛獨立而戰,1997年宣佈停戰,2005年正式終止武裝鬥爭。


【後記】Part II

國民黨怕死了臺灣成為臺灣,於是呼籲拒領公投票,

呆呆的臺灣人還真的聽信他們,笨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