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財這一塊,我們花了一些時間溝通彼此的觀念。2012年準備投資之前,我們分析了各種理財工具,其中當然也包括各類型保單,蝸牛理財觀念受到獅子的影響很多。
2001年幫朋友做了不算業績的業績,買了人生第一張保單,100萬意外險附加100萬癌症險,年繳保費2,500元保障一整年,屬於『消耗型保險』。2009年,南山人壽被中資併購,毅然決然停掉這張保單,爾後卻因為工作單位新增全額補助團保由南山人壽承辦,又回到南山人壽。=_=|||
2008初春,收入比較穩定一點點,買了郵局六年期儲蓄險,每個月一千多,強迫自己存錢。2008秋末,信用卡合作銀行來推銷滿期領回儲蓄型保單,直接從信用卡扣款,每個月二千多,為了強迫自己存多一點錢,買了,只不過這一張要繳25年(保費每年約2萬8)。接著是2009年,哥哥提醒我應該早點買醫療險,於是買了一年三萬多的醫療險,季繳。獅子則是從頭到尾就一張每個月繳一千多的保單,含簡單的醫療險和意外險。
2011年結婚後,婆婆一直要蝸牛勸獅子去買一張完整的醫療險,獅子遲遲沒有動作,後來婆婆主動和保險業務連繫,要求獅子填寫資料。但是,因為獅子肝不好,去中國出差還爆肝回來,保險公司拒保……婆婆和蝸牛很煩惱,獅子沒有足夠的醫療險,要是生病了怎麼辦?
獅子分析了不一定要買醫療險的理由:
一、台灣有健保,雖然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地方,但它已經給付了大部分的疾病,確實減輕很多醫療負擔。
二、醫療險無非是讓我們在生病的時候有錢付醫療費,甚至生活費,不至於因生病未工作而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如果自己可以準備足夠的錢,何必一定要有醫療險?
三、如果沒有醫療險,生病沒有日付額怎麼辦呢?有勞保啊!除非你連工作都沒有,但如果你連工作都沒有,又怎麼有能力負擔高額的醫療險保費?
獅子說,真正需要買的保險只有「醫療險」跟「意外險」,他因為肝不好無法買醫療險,所以分析了不一定要買醫療險的理由,但如果可以,他還是會想要有一張醫療險保單。而壽險、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險,他認為那只是把錢拿去借保險公司投資罷了,還不如自己投資。投資就投資、保險就保險,綁在一起,既存不了錢,也保不了險。
如此這般,蝸牛的六年期儲蓄意外險和滿期領回壽險被獅子認為是呆呆作為,若再考慮25年的通貨膨脹,根本就是肯定賠錢的商品。於是六年期一到就趕緊結清轉去投資,至於滿期領回壽險,因為已經繳了一段時間,解約虧損太多,只好繼續繳了。如果可以從新選擇,我會把壽險保費改成高額的意外險 + 自行投資。
聽說哥哥最近買了投資型保單,研究了一下何謂投資型保單,蝸牛覺得還是分開比較好,投資歸投資、保險歸保險,投資不用被保險綁住,而保險也不會因為投資而降低繳該費用應享有的保障。
【延伸資訊】